高速公路養護措施
公路在出現病害后才進行處理,往往會加大重復投入。為改變被動養護局面,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端,高速公路應堅持實施預防性養護。本文主要從高速公路運營期養護管理的角度對高速公路實施預防性養護的方案做了論述探討。
預防性養護指為更好地保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從運營管理和經濟技術的角度,選擇適當的時機和適宜的路段,根據路況檢測具體結果和養護標準的要求,采取的保全措施而進行的養護工作。同時它還是一種周期性的強制保養措施。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高速公路養護的實施。
一、實施預防性養護的準備工作
一、實施預防性養護的準備工作
1.高效的檢測手段,預防性養護需要先進的檢測手段做基礎。先進的檢測手段效率高,能保證檢測數據的精度和科學性,處理數據、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所以應十分重視高速公路的檢測效率和質量,重視已開發和應用的集成檢測技術。
2.機械化的養護施工方法 路面預防性養護采用機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證路面施工養護高效、優質、快速完成。在養護機械和設備配置上本著經濟、適宜、實用、高效的原則,注重養護設備的專用化和小型化,不斷提高機械設備率和機械作業的占有率,達到養護的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高機動性。
3.建立健全養護管理系統,進一步加快公路養護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利用信息技術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根據路面管理系統和橋梁管理系統的評價結果,適時安排公路大中修工程,全面提高路況水平,努力營造“暢、潔、綠、美”的公路交通環境。建立健全信息搜集及預警、應急處置、應急保障和監督管理機制,提高高速公路的應急處置能力,使公路的出行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二、實施預防性養護工作的原則
1.合理地確定預防性養護的時機,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關鍵在于養護時機的選擇。預防性養護時機的選取應基于公路的功能性能,道路養護管理者必須弄清道路功能失效的時間。預防性養護的實施時機應該是在路面尚處于良好狀況,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時進行。一旦結構損壞發生,預防性養護措施就不再是可行的選擇。及時地采取預防性養護措施將大大減少交通延誤時間,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2.全面調查和科學評價 重視和加強公路交通量觀測和路況調查工作,實行信息化的動態管理,開發建立適合實際的路面管理和評價信息平臺,通過研究對比各項技術性能指標,科學分析公路技術狀況的演變,實現道路病害及交通狀況預警,制定周期性養護工程計劃,提高養護管理的科學決策水平和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
3.加強日常小修保養,及時采取中修措施 實施預防性養護應高度重視公路的日常小修保養,當路面出現疲勞、開老化和磨損等現象時,及時采取一些經濟有效的中修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中修方案的選擇既要考慮公路的技術狀況和特點,又要考慮節約投資。
4. 制定適當的年度養護計劃,合理控制大、中修的比例 在制定年度計劃時,優先安排中修,鼓勵預防性養護,合理控制大修或翻修改造項目,實現養護發展的良性循環。原則上,對于路況較好的地段,大修里程控制在總里程的5%~7%以內,中修里程不低于10%;對于路況較差的地段,在加大大修改造工程的同時,用于預防性養護的中修投入也不能減少。
上一條: 高速公路小修保養
下一條: 橋梁日常維護的主要內容